搜索

Search : 人物 典故 事件 文学

沈文秀

  沈文秀(426~486),字仲远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。沈庆之侄。初为郡主簿,宋前废帝时累迁至射声校尉。景和元年(465)出为青州刺史。宋明帝时,他与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叛,屡败朝廷军队,至泰始三年(467)始降,仍授青州刺史。北魏遣数万军围青州城,坚守三年,至泰始五年(469)城破被俘,被拘送平城。北魏孝文帝重其节义,官拜平南将军、怀州刺史。后病死于怀州刺史任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11-11-3

毛修之

  毛修之(375~446),字敬文,荥阳阳武(今河南原阳南)人。初为宁远参军。后以诱斩桓玄功,授右卫将军。刘裕北伐后秦,遣戍洛阳。洛阳陷,为夏赫连勃勃所俘,北魏灭夏,归北魏,官至尚书,元嘉二十三年卒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11-9-20

冉闵

  冉闵(?~352),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创建者,字永曾,小字棘奴。父冉瞻魏郡内黄(河南内黄)人,石虎之养子,后赵大将,冒姓石,高原之役阵亡。闵幼而果锐,聪慧异常,石虎抚之如孙。及长,善谋策,勇力过人,拜建节将军。石虎征前燕,败于昌黎,唯闵军全师而还,遂功名大显。后随姚弋仲、蒲洪等镇压梁犊起义,声威益振,胡夏宿将无不敬畏。石世即位,母刘太后与张豺专揽朝政。彭城王石遵起兵讨之,以闵为前锋。闵助遵夺位成功,拜都督中外诸军事,辅国大将军,录尚书事,总内外兵权。遵起兵时曾许立闵为太子,即位后却立子衍为储,闵甚失望。又欲专总朝政,遵忌而不任,闵怨形于色。朝臣劝遵杀闵,遵与诸王计议。义阳王石鉴觊觎帝位,密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11-8-11

司马昭

  司马昭(211~265),字子上,三国河内温县(今河南温县西)人,司马懿子。魏景初二年(238),封城乡侯。正始初年(240),为洛阳典农中郎将,免除苛税,不误农时,百姓欢悦。后转散骑常侍。曹爽伐蜀时,司马昭为征蜀将军,调度有方,还拜议郎。高平陵事变,以功增邑千户。蜀将姜维再次起兵陇右,司马昭行征西将军,以功封新城乡侯。高贵乡公即位,进封高都侯,增封二千户。毋丘俭、文钦起兵,讨伐司马氏,司马昭兼中领军,留镇洛阳。后司马师病重,司马昭被拜为卫将军。魏甘露二年(257),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(治所在今安徽寿县)发动兵变,司马昭挟持魏主曹髦率大军征讨,征青、徐、荆、豫各州兵,分取关中,会于淮北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10-5-17

司马师

  司马师(208~255),司马炎的伯父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。字子元。河内温县(今河南温县西)人。司马懿长子。司马师沉着坚强,且有雄才大略,与夏侯玄、何晏齐名。魏景初年间,拜散骑常侍,累迁中护军。曾与其父司马懿谋划诛杀曹爽,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,旋加卫将军。司马懿死后,以抚军大将军辅政,独揽朝廷大权。魏嘉平四年(252),迁大将军,加封侍中,持节、都督中外诸军,录尚书事。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,命百官推荐贤才,整顿纲纪,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职掌,朝野肃然。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,曾用计大败吴将诸葛恪。正元元年(254),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密谋除司马师,事情泄露,司马师杀死参与者,迫太后废掉魏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10-5-17

司马懿

  司马懿(179~251),字仲达,河内温县(今属河南)人。出身士族,多谋略,善权变。曹操为汉丞相时,辟其为掾属。建安二十年(215),曹操取得汉中,他劝曹操乘胜入蜀,进取益州,未被采纳。建安二十一年(216),曹操受封为魏王,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,深得曹丕信任。建安二十四年(219),关羽进围樊城,威震华夏,曹操打算迁都避其锋芒。他力谏,并建议致书孙权,使其袭击关羽的后方荆州,被采纳,解樊城之围。魏文帝曹丕时,司马懿官至侍中、尚书左仆射。魏明帝太和元年(227),以骠骑将军都督荆、豫二州诸军事,镇宛(今河南南阳市)。蜀降将孟达为新城太守,举兵叛魏应蜀,自以为宛距洛阳八百里,洛阳距新城(治所在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10-5-17

管辂

  管辂(208~255),三国魏术士、易学家。字公明。平原(今山东)人。曾被冀州刺史裴徽辟为文学从事,于正始九年(248)举为秀才。迁治中别驾。后官至少府丞。 善《易》,毕生从事卜筮活动,世人以其比京房,誉为“一代之奇”。自称“善《易》者不论《易》也”,主张“背爻象而任胸心”。认为“夫物不精不为神,数不妙不为术,故精者神之所合,妙者智之所遇。合之几微,可以性通,难以言论”。“言不尽意,意之微也”(《别传》)。与何宴、裴徽等友善,常谈论《易》、《老》、《庄》,颇多&ldquo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7-26

杜夔

  杜夔,东汉末音乐家。字公良,河南(今河南洛阳市)人。汉灵帝时任雅乐郎。中平五年(188)以病去官。避乱奔荆州(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)后,荆州牧刘表命他与孟曜为汉主制雅乐。制成后,刘表拟先看,他谏阻说:“你用天子的名义要我们制乐,乐制成了,却要先看,这恐怕不大好吧”。刘表乃不要他们演奏。他才思过人,能演奏各种乐器;并参考经典和史书,吸收他人之长处,创制各种乐器。黄初中,被任为太乐令、协律都尉。铸钟工柴玉所铸铜钟声音清浊多不如法,夔要他毁掉再作,引超争执。曹操断其事,认为杜夔的音律知识比柴玉的高得多。魏文帝曹丕即位,一次他让杜夔在宾客中吹笙鼓琴,杜夔有为难的颜色,曹丕心中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7-26

华佗

  华佗(?~208),东汉医学家。又名旉,字元化,沛国谯(今安徽亳县)人。一生不愿为官,不求名利。沛县相陈珪举他为孝廉、太尉黄琬荐举他做官,均被谢绝。医术高明,“兼通数经”,精通内、妇、儿科及针灸,尤以外科见长。常行医民间,足迹遍及今江苏、山东、安徽、河南等地。传说他曾用“麻沸散”给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术,这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先例。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等禽兽动态,编成一套健身操“五禽戏”。曾为曹操治病,甚见效。史载:“太祖(曹操)闻而召佗,佗常在左右。太祖苦头风,每发,心乱目眩,佗针鬲,随乎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7-26

钟会

  钟会(225~264),三国时魏将领。字士秀。颍川长社(河南长葛西)人。钟繇幼子。博学多才,官至司徒。公元263年,与邓艾分兵灭蜀,他率主力十万出斜谷(陕西郿县西南)、骆谷(陕西周至县西南)、子午谷(陕西洋县东),直取汉中。他以少数兵力攻汉(陕西城固县西)、乐(陕西沔县西南)二城、主力向阳安关(即阳平关,陕西褒城县西北)进攻,迫使姜维退守剑阁(四川剑阁县北),使邓艾得以率精兵绕出剑阁西,进至江油(四川江临县东),入成都平原。次年,他谋叛被杀。著有《道论》二十篇,今佚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7-12

<< < 1 2 3 4 5 6 7 8 9 10 > >> 共15页 149条记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