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文秀(426~486),字仲远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。沈庆之侄。初为郡主簿,宋前废帝时累迁至射声校尉。景和元年(465)出为青州刺史。宋明帝时,他与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叛,屡败朝廷军队,至泰始三年(467)始降,仍授青州刺史。北魏遣数万军围青州城,坚守三年,至泰始五年(469)城破被俘,被拘送平城。北魏孝文帝重其节义,官拜平南将军、怀州刺史。后病死于怀州刺史任。
南史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七
文秀,字仲远,庆之弟子也。父邵之,南中郎行参军。文秀宋前废帝时,累迁青州刺史,将之镇,部曲出次白下。文秀说庆之以帝狂悖,祸在难测,欲因此众力图之。庆之不从。及行,庆之果见杀。又遣直阁江方兴领兵诛文秀,未至,而明帝已定乱。时晋安王子勋据寻阳,文秀与徐州刺史薛安都并同子勋反。寻阳平定,明帝遣其弟召之,便归命请罪。即安本任。四年,封新城县侯。先是冀州刺史崔道固亦据历城同反,文秀遣信引魏,魏遣慕容白曜援之。及至,而文秀已受朝命。文秀善于抚御,被魏围三载无叛者。五年,为魏所克,终于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