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纮人物  典故  历史事件  文学作品  传记

  张纮(169~229),三国吴文人。字子纲。广陵(今江苏淮阴一带)。少游学洛阳,治五经。还本郡,举茂才。大将军何进等辟为掾,皆不就。汉献帝初,避难江东。孙策创业,数诣纮咨以世务,纮遂附策,与张昭并为谋主。袁术称帝,纮为策作书绝之。建安四年(199),奉使至许昌,曹操辟为掾,兼侍御史,孔融等皆与亲善。操又以为九江太守,固辞。时孙策卒,操欲乘丧伐吴。纮谏,操从之,表孙权为讨虏将军,领会稽太守,以纮为会稽东部都尉。孙权执政,仍亲任张昭、张纮,每有大事密计及表章书记,常令二人草创撰作。权于群臣多称其字,惟于张昭称张公,于张纮称东部。建安十二年(207),西征黄祖,令纮镇守。次年,又以纮为长史,从征合肥。纮于权每有规讽。征合肥时,权率轻骑将突敌阵,建安二十三年权在吴亲乘马射虎,纮皆切谏,以为不当逞轻脱盛壮之气,权皆纳之。后以金陵有王者气,劝权建都于此。吴黄武八年(黄龙元年,229)九月,权自武昌迁都,改名建业。纮还吴迎家,道卒。年六十一。纮好文学,又善楷篆,与孔融书即作篆字。又作《柟榴枕赋》,陈琳在北,以之示人,且加称誉。著诗赋铭诔十余篇,《隋书·经籍志》录其集二卷,佚。今存文五篇,见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

张纮 发布时间:2010/3/30

时代:三国·吴
职业:大臣 文学家

张纮 相关Top

人物
典故

小巫见大巫

历史事件
文学作品

张纮 传记Top

三国志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

  张纮字子纲,广陵人。少游学京都,还本郡,举茂才,公府辟,皆不就,避难江东。孙策创业,遂委质焉。表为正议校尉,从讨丹扬,策身临行陈,纮谏曰:“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,三军之所系命也,不宜轻脱。自敌小寇,愿麾下重天授之姿,副四海之望,无令国内上下危惧。”
  建安四年,策遣纮奉章至许宫,留为侍御史。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。曹公闻策薨,欲因丧伐吴。纮谏,以为乘人之丧。既非古义,若其不克,成仇弃好,不如因而厚之。曹公从其言,即表权为讨虏将军,领会稽太守。曹公欲令纮辅权内附,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。后权以纮为长史,从征合肥。权率轻骑将往突敌,纮谏曰:“夫兵者凶器,战者危事也。今麾下恃盛壮之气,忽强暴之虏,三军之众,莫不寒心,虽斩将搴旗,威震敌场,此乃偏将之任,非主将之宜也。愿抑贲、育之勇,怀霸王之计。”权纳纮言而止。既还,明年将复出军,纮又谏曰:“自古帝王受命之君,虽有皇灵佐于上,文德播于下,亦赖武功以昭其勋。然而贵于时动,乃后为威耳。今麾下值四百之厄,有扶危之功,宜且隐息师徒,广开播殖,任贤使能,务祟宽惠,顺天命以行诛,可不劳而定也。”于是遂止不行。
  纮建计宜出都秣陵,权从之。令还吴迎家,道病卒。临困,授子靖留笺曰:“自古有国有家者,咸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,至于其治,多不馨香。非无忠臣贤佐暗于治体也,由主不胜其情,弗能用耳。夫人情惮难而趋易,好同而恶异,与治道相反。《传》曰:‘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’,言善之难也。人君承奕世之基,据自然之势,操八柄之威,甘易同之欢,无假取于人;而忠臣挟难近之术,吐逆耳之言,其不合也,不亦宜乎!(虽)则有衅,巧辩缘间,眩于小忠,恋于恩爱,贤愚杂错,长幼失叙,其所由来,情乱之也。故明君悟之,求贤如饥渴。受谏而不厌,抑情损欲,以义割恩,上无偏谬之授,下无希冀之望。宜加三思,含垢藏疾,以成仁覆之大。”时年六十卒。权省书流涕。
  纮著诗赋铭诔十余篇。子玄,官至南郡太守、尚书。玄子尚,孙皓时为侍郎,以言语辩捷见知,擢为侍中、中书令。皓使尚鼓琴,尚对曰:“素不能。”敕使学之。后宴言次说琴之精妙,尚因道“晋平公使师旷作清角,旷言吾君德薄,不足以听之。”皓意谓尚以斯喻己,不悦。后积他事下狱,皆追此为诘,送建安作船。久之,又就加诛。初,纮同郡秦松字文表,陈端字子正,并与纮见待于孙策,参与谋谟。各早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