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宣王(?~前301),名田辟疆,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。
公元前314年,燕国发生内乱,他乘机发兵干涉。只50天就攻占了燕国都城—蓟(今北京市),几乎灭亡了燕国。
他见到西方秦国招揽贤士,得人而治,越来越强大的情势,便也着意文化事业的发展。他说:“寡人忧国忧民,因愿得士以治之。”(《战国策·齐策》),他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“稷下学宫”,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。《史记·田敬仲世家》中说:“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,自如驺衍、淳于髡、田骈、接予、慎到、环渊之徒七十六人,皆赐列第,为上大夫,不治而议论,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,且数百千人。”见于记载的著名人物,还有儿说、告子、驺奭、宋钘、尹文、彭蒙、季真等人;儒家大师孟轲长住稷下30多年;集百家大成的荀卿,15岁就来齐国,是稷下学宫中资格最老的一位导师,曾三为祭酒,充任学宫最高领导。
稷下学宫。它集中了儒、墨、道、法、兵、刑、阴阳、农、杂各学派的学人,著书立说,开展学术研究,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,创造了我国灿烂的“先秦文化”。
史记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
三十六年,威王卒,子宣王辟彊立。
宣王元年,秦用商鞅。周致伯於秦孝公。
二年,魏伐赵。赵与韩亲,共击魏。赵不利,战於南梁。宣王召田忌复故位。韩氏请救於齐。宣王召大臣而谋曰:“蚤救孰与晚救?”驺忌子曰:“不如勿救。”田忌曰:“弗救,则韩且折而入於魏,不如蚤救之。”孙子曰:“夫韩、魏之兵未弊而救之,是吾代韩受魏之兵,顾反听命於韩也。且魏有破国之志,韩见亡,必东面而愬於齐矣。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,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。”宣王曰:“善。”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。韩因恃齐,五战不胜,而东委国於齐。齐因起兵,使田忌、田婴将,孙子为师,救韩、赵以击魏,大败之马陵,杀其将庞涓,虏魏太子申。其後三晋之王皆因田婴朝齐王於博望,盟而去。
七年,与魏王会平阿南。明年,复会甄。魏惠王卒。明年,与魏襄王会徐州,诸侯相王也。十年,楚围我徐州。十一年,与魏伐赵,赵决河水灌齐、魏,兵罢。十八年,秦惠王称王。
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,自如驺衍、淳于髡、田骈、接予、慎到、环渊之徒七十六人,皆赐列第,为上大夫,不治而议论。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,且数百千人。
十九年,宣王卒,子湣王地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