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公元前284年] 燕乐毅攻齐相关人物

  周赧王四年(前311),燕昭王即位,着意收拾齐宣王破燕之战后的燕国残局。一面忍辱负重,曲事齐国;一面广招贤才,发愤图强,并发布招贤令。乐毅于此时入燕出任亚卿,主持政治、军事改革,励精图治,燕国因此实力大增。
  时齐正处于强盛时期,南败楚,西与强秦争雄。燕昭王遣策士苏秦入齐行反间,假意事齐,取得齐湣王信任,利用齐、秦、赵三强的矛盾,力劝齐湣王去帝号,与赵合纵攻秦,以激化秦、齐矛盾。齐、楚、赵、魏、韩果西向攻秦,燕为迷惑齐国,也派兵助齐攻秦。齐湣王又在苏秦怂恿之下于周赧王二十九年发兵灭宋,兼有宋以前取得的楚淮北地,欲向中原扩展。各国受齐之威胁,纷纷反齐,齐国陷于孤立。
  三十年,燕昭王与乐毅商讨破齐之计,乐毅建议趁齐与诸侯不和,争取与国共破强齐,并受命出使赵国。燕昭王又派人出使秦、楚、魏诸国。秦正欲借诸侯之力打击东方强敌齐国,其权相魏冉欲取陶(今山东定陶东北)为己之封邑,也主谋攻齐。同年,秦昭王分别与楚、赵之君相会,次年,又与韩、魏之君相会。燕昭王则入赵会赵惠文王,诸侯联合攻齐的局面迅速形成,各国均同意出兵,以乐毅为上将军,兼佩赵国相印,率燕、韩、秦、赵、魏五国兵合纵攻齐。楚则以救齐为名攻齐南部,实为夺回原被宋占的淮北地。
  五国联军与齐将触子所率齐军主力相持于济水西。齐军苦于连年征战,斗志消沉,而齐湣王却以不战即斩首、掘祖坟相威逼,更使将士离心。联军猛攻,触子战败逃亡,副将达子收残兵撤至靠近临淄的秦周(在临淄雍门西)驻屯,而齐湣王仍拒绝达子请其犒劳将士的要求,齐军士气愈加低落,其败如土崩瓦解,达子亦战死。乐毅随即遣还秦、韩之师,派魏军攻占宋地,赵军攻取河间(今河北献县东南),拟自率燕军深入齐腹地。燕臣剧辛反对燕军深入,认为燕胜乃借诸侯之力,不如趁此夺齐之边城,得此实利方为长久之计。乐毅认为齐军主力被歼,齐湣王统治残虐,燕军应乘胜灭齐,若失此良机,齐得喘息复振,对燕又将构成威胁。遂率军攻占齐都临淄(今山东淄博东北),齐湣王出奔至莒(今莒县),被楚将淖齿所杀。燕军将齐之祭器宝物尽入于燕。燕昭王亲至济水劳军,封乐毅为昌国君。
  乐毅入齐后,严明军纪,禁止掳掠,宽赋敛,除暴政,郊祀齐之贤者,给齐吏封地赐爵以笼络人心。所到之处,齐城望风而降。为全面攻占齐土,随又兵分五路:左军渡过胶水(今胶莱河),攻取东莱(今山东半岛东北部);前军沿泰山东麓攻至东海边,占领琅邪(今山东半岛东南部);右军沿河水、济水攻占阿(今山东阳谷东北)、鄄(今鄄城北)而与魏接壤;后军走北海(今淄博东北沿海一带)一路,攻取千乘(今高青东北);乐毅自率中军坐镇临淄以节度诸军。半年内攻下70余城。随后集中兵力围困齐仅存的莒和即墨(今平度东南)二城,欲以怀柔制胜,但长达三年未克。后燕惠王中齐将田单反间计,以骑劫代乐毅为将,燕军反为齐军所败。然齐国经此沉重打击,一蹶不振,齐、秦对峙的格局遂告结束。
  此战,燕国君臣苦心筹谋,加深并利用齐与诸侯的矛盾,把握时机,合纵攻齐;燕军连续作战,军事与政治并用,攻心与攻城相结合,一举摧破强齐。

燕乐毅攻齐 发布时间:2010/4/7

燕乐毅攻齐 相关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