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Search : 人物 典故 事件 文学

卫觊

  卫觊(?~229),汉、魏间散文家、书法家。字伯儒,河东安邑(今山西运城)人。卫觊少年早成,工书法,善草及古文,略尽其妙,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。初为司空掾属,除茂陵令、尚书郎。曾以治书侍御史使益州。后留镇关中。又与王粲并典制度。曾建议由郡县安置还乡的流民,反对军将私召为部曲,主张官府对盐实行监卖,被曹操接受。文帝时任尚书,多次上疏陈政。又受命典著作,曾与缪袭共撰《魏书》,又著有《魏官仪》。魏明帝时进封阒乡侯。卒谥曰敬侯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6-14

刘桢

  刘桢(?~217),字公干,东平宁阳(今山东宁阳县南)人。汉末文学家,建安七子之一。曾任曹操丞相掾属、性卓傲倔强,曹丕举行宴会,酒酣,命甄夫人出拜,众皆俯伏,唯其不理会,遂以不敬被治罪。后复起用为吏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),瘟疫流行,刘桢死于疫中。刘桢以诗名著称,钟嵘《诗品》将他列为上品,认为他的诗,“仗气爱奇,动多振绝,真骨凌霜,高风跨俗”。刘桢诗风劲挺,不假雕饰。《赠从弟》三首其二,全用比兴:“亭亭山上松,瑟瑟谷中风。风声一何盛,松枝一何劲。冰霜正惨凄,终岁常端正”,很能显示建安风骨。曹丕称道“其五言诗之善者,妙绝时人&rdq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5-30

应玚

  应玚(?~217),东汉末文学家,字德琏,东汉南顿县(今项城)人。建安七子之一。擅长作赋,有文赋数十篇,代表性诗作《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》。父应珣,官至司空掾。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,后转为平原侯庶子。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,玚为将军府文学(掌校典籍、侍奉文章),著文赋数十篇。诗歌亦见长.玚处于汉、魏战乱时期,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,在他的《灵河赋》、《愍骥赋》、《征赋》和《公宴赋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。这些作品辞情慷慨,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。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。在魏、晋文学史上,他与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刘桢并称“建安七子&rdq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5-30

阮瑀

  阮瑀(165~212),东汉末文学家。字元瑜,陈留尉氏(今河南尉氏)人。少受学于蔡邕,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,瑀不为所屈。后事曹操,为司空军谋祭洒,管记室,军国书檄多出其手。曾从操外出,使作书与韩遂,瑀即于马上草成,呈之。操阅后,竟不能增损,后徙为仓曹掾属卒。瑀工文能诗,为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唯作品留存很少。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,名作有《为曹公作书与孙权》。诗有《驾出北郭门行》,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,比较生动形象。原有集,已散佚,明人辑有《阮元瑜集》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5-30

陈琳

  陈琳(160~217)字孔璋,广陵(今江苏江都县)人。汉末文学家,建安七子之一。初为何进主簿,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,陈琳曾谏阻,但何进不纳,终于事败被杀。董卓肆虐洛阳,陈琳避难至冀州,入袁绍幕。袁绍使之典文章,军中文书,多出其手。最著名的是《为袁绍檄豫州文》,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,诋斥及其父祖,极富煽动力,建安五年(200),官渡之战,袁绍大败,陈琳为曹军俘获。曹操爱其才而不咎,署为司空军师祭酒,使与阮瑀同管记室。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),与刘桢、应玚、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。陈琳以章表书记见称,与阮瑀齐名。曹丕称“琳、瑀之章表书记,今之隽也&rdqu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5-30

徐干

  徐干(171~218),字伟长,北海(今山东寿光县东南)人。汉末文学家、哲学家,建安七子之一。他十四岁开始读五经,不到二十岁,把五经读得烂熟,博览强记,提笔成文。东汉灵帝末年,许多贵族子弟“结党权门,交援求名”(《中论·序》),以求封爵。徐干对此很反感,不与这些人来往,以读六艺之书来娱乐心志。建安中,曹操认为他的行为和才学与众不同,特加礼聘,要他出来做官,他因病推辞。又授上艾县县令,仍因病未就职。后任司空军谋祭酒掾属,五官中郎将文学。徐干随曹操征战五、六年,病情转重,于是深居穷巷,安心养病,淡泊无为,恪守儒家圣贤之道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死于瘟疫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5-30

王粲

  王粲(177~127),东汉末文学家。字仲宣,山阳高平(今山东邹县西南)人。献帝西迁时,王粲徙至长安,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。后到荆州依附刘表。刘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,不甚见重。刘表死后。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,令归降于曹操。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,赐爵关内侯。魏国始建宗庙,王粲与和洽、卫觊、杜袭同拜侍中。其时旧制礼仪废弛,朝内正要兴造制度,故使王粲与卫觊等典其事。建安二十一年(216)从曹操征东吴,翌年病故。王粲强记默识,善算术行文,着诗、赋、论、议垂六十篇,有《王侍中集》。与鲁国孔融、北海徐干、广陵陈琳、陈留阮瑀、汝南应玚、东平刘桢,合称“建安七子”。王粲为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5-30

曹冲

  曹冲(196~208),字仓舒,曹操子,环夫人所生。少时聪敏,有成人之智,尝设法称象。深得曹操宠爱,欲立为嗣。建安十三年,曹冲病重而死,年仅13岁。曹操十分难过,曹丕宽慰曹操,曹操道:“此我之不幸,而汝曹之大幸也”。曹操欲求合葬于司空掾邴原亡女,邴原以“嫁殇非礼”拒绝,后与甄氏亡女合葬,追赠骑都尉印绶,黄初二年追赠谥“邓哀侯”,追加号为“公”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5-27

曹昂

  曹昂(?~197),字子脩,沛国谯县人。曹操的长子,庶妻刘氏所生,但由于生母早亡,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。聪明且性情谦和,为曹操所喜爱,二十岁时即举孝廉。建安二年(197)年随曹操出征张绣,因张绣突然袭击,曹昂为救曹操负责断后,与大将典韦一同战死于宛城。魏文帝黄初二年(221),追封谥号丰悼公,黄初五年(224)又进一步追封为丰悼王。太和三年(229)年改谥号称愍王。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5-27

曹植

  曹植(196~232),字子建,三国魏沛国谯(今安徽毫县)人,曹操与卞氏所生第三子。年十余岁,诵读诗、论及辞赋数十万言,善属文,特受曹操宠爱,曾有意立为太子。建安十六年(211)封平原侯,十九年(214)徙封临淄侯。植恃才而骄,不自凋励,饮酒不节,因私开司马门驰出,又因曹操命为南中郎将、行征虏将军出征时,酒醉不能受命,为操所恶,欲立为太子本意遂罢。曹操死,曹丕即位为王,后受禅称帝,深忌曹植之才,于黄初二年(221)以“酒醉悖慢,劫胁使者”罪,贬为安乡侯,当年改封鄄城侯,三年,立为鄄城王,四年,徙封雍丘王。太和元年(227),徙封浚仪。太和二年(228)复还雍丘。三年


阅读全文
added on : 2009-5-27

<< < 1 2 3 4 5 6 7 8 9 10 > >> 共15页 149条记录